zishu's blog

zishu's blog

一个热爱生活的博主。https://zishu.me

使用宝塔面板安装 autoPicCdn 图床工具

很多小夥伴在做個人網站或者部落格時,總能用到各種各樣的圖床工具,畢竟在寫文章的時候需要插入一些圖片,我也不例外,來盤點一下之前用的工具,

  1. 最開始是找一些免費的圖床網站,比如 sm.ms 等,但是後來為了安全性和穩定性考慮放棄了這種。
  2. 然後是在 github,gitee 倉庫存儲的(缺點就是 github 訪問速度有些尷尬,gitee 其實挺好的,但時用起來怪怪的)
  3. 阿里雲 oss 儲存桶(挺好使的,搭配 picgo 軟件,一年也才 9.9,但是鏈接很尷尬,直接下載,無法右鍵訪問圖片,搜過了解決辦法,嫌太麻煩就擱置了,至今在那放著)
  4. 後來在自己的伺服器建一個網站,把圖片放進去,使用的時候直接引用鏈接(缺點就是上傳太麻煩,然後就是圖片太佔內存了,影響伺服器的性能)
  5. 然後就是今天的重頭戲,autoPicCdn ,一款開源軟件

也是基於 github 實現圖床功能,後來才知道可以用 jsdelivr 給資源進行加速,autoPicCdn 就是基於這樣的功能實現。

今天就講講用寶塔面板配置 autoPicCdn 的流程吧!

準備工作#

  1. 進入 github 倉庫下載資源到本地。
    https://github.com/yumusb/autoPicCdn

image

  1. 在 github 建立一個新的倉庫,自由命名,我的是 shuxhan/pic-cdn ,簡單易懂
  2. 去這個頁面 https://github.com/settings/tokens生成一個有寫權限的 token(repo:Full control of private repositories 和 write 前打勾,然後點擊確定,會生成一個 token 碼,記住它,最好複製到你的記事本,不然一刷新網頁就不會再顯示了

然後解壓。

上傳到伺服器#

先利用自己的域名添加一個新的站點,比如我使用的是 img.shuxhan.com ,然後建立資料庫。

image

站點建立成功後,進入目錄將默認生成的檔案刪除,然後點擊上傳,找到剛才解壓的檔案,點擊上傳即可。

配置檔案#

找到目錄中的 up.php 配置檔案,

將下面兩個地方配置好,具體的內容在程式碼裡。

//必選項
define("TYPE","GITHUB");//選擇github
//define("TYPE","GITEE");//選擇gitee,如果使用gitee,需要手動建立master分支,可以看這裡 https://gitee.com/help/articles/4122

define("USER","shuxhan");//你的GitHub/Gitee的用戶名

define("REPO","pic-cdn");//必須是上面用戶名下的 公開倉庫

define("MAIL","[email protected]");//郵箱無所謂,隨便寫

define("TOKEN","971b0a96ff5af545d5fe081f829cf5542007e70b");
// Github 去這個頁面 https://github.com/settings/tokens生成一個有寫權限的token(repo:Full control of private repositories 和write:packages前打勾)
// gitee  去往這個頁面 https://gitee.com/personal_access_tokens
//資料庫配置檔案
//請確保把當前目錄下的 pic.sql 導入到你的資料庫
$database = array(
    'dbname' => 'img',//你的資料庫名字
    'host' => 'localhost',
    'port' => 3306,
    'user' => 'img',//你的資料庫用戶名
    'pass' => 'img',//你的資料庫用戶名對應的密碼
);

然後最重要的一步是,將目錄下的 pic.sql 導入剛才建立並連結的資料庫,先右鍵複製 pic.sql 檔案,然後進入路徑

image

點擊貼上即可。

測試訪問#

打開你的瀏覽器,輸入綁定的站點

image

然後隨便截個圖,然後拖動到上傳視窗,顯示上傳成功,下面是圖片的廉價,複製 markdown 可以在寫文章的時候使用辣!

image

通過 jsdelivr 加速,結果非常令人滿意,以後就決定使用 github + jsdelivr + autoPicCdn 來做圖床工具啦!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